全球汇 一周大数据看点

发布时间:2023-09-28 作者: 哈希官网平台-斑马条

  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对全国公开选调36名工作人员;上海:推进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北京大学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学生“刷脸”入校 ;新一代CRRC地铁列车,面向未来的概念车......

  向企业推荐优秀人才人工智能面试在韩招聘市场扩散;英国一咖啡厅雇佣机器人服务员 头戴假发“微笑”服务;AI提前两天警示患者致命疾病;中美科学家团队联合研发出踩不死的“机器小强”......

  今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获悉,为逐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根据工作需要,四川省大数据中心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人岗相适”的原则,对全国公开选调一批工作人员。

  据悉,四川省大数据中心本次计划选调36名工作人员,结合工作需要和个人现岗位情况,统筹安排到省大数据中心相关处(室)和下设机构。具体岗位职务包括:处长、副处长共6名。管理岗位七级职员(正科级)及以下15名。专业方面技术岗位五级(副高职称)及以下15名。

  报名范围有:一、全国范围内省级及以下机关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公务员,全国范围内省级及以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已参照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中央机关设在地方的单位(包括垂直管理单位、派出单位等)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也可报名;二、全国范围内省级及以下公益一类(全额拨款)、公益二类(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管理岗位和专业方面技术岗位人员。(四川新闻网 胡旭阳)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7月29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将围绕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需求,搭建丰富的AI应用体验场景,成为集人工智能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人才聚集、学术交流、展示推广等于一体的创新应用综合实践区。

  按照上海产业地图的布局定位,充分的发挥马桥镇在区位条件良好、拓展空间充裕、生态环境优美等方面的相对优势,着力突出“产业优先、应用示范、产城协同”三大特色,与徐汇滨江、浦东张江、闵行紫竹的科创资源丰富、新兴起的产业活跃、初创企业众多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形成互补,实现梯度发展。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未来10年,试验区将逐步建成人工智能开发先行区、产业应用特色集聚区、未来城市发展试验区,实施“三步走”计划。

  近期:完善顶层架构,关注场景搭建,培育优势企业(2019-2021年)。着重关注AI领域的场景建设,聚焦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智慧生态等3-5个领域的AI应用场景,形成试点示范;引入5-8家人工智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50家中小型创新企业,力争产值突破200亿元;营造优越的AI发展生态。

  中期:聚焦体系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实现示范发展(2022-2025年)。累计引进国际水平的AI企业和机构50家,培育8-10家AI创新标杆企业和100家中小型创新企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基本实现万物互联、数字融合、应用场景丰富多彩、功能型创新平台潜力迸发、城市管理上的水准明显提高,形成上海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基地。

  远期:汇聚优质资源,打造生态示范,建成实践高地(2026-2030年)。AI与城市发展深层次地融合,形成浓厚的国际化发展氛围,汇聚国际标杆水平的创新机构或团队8-10家;试验区在生产、生活、生态所有的领域和AI深层次地融合,成为未来城市实践高地、新样板,打造千亿产业规模。

  依托试验区地处紫竹创新创业走廊的区位条件,发挥空间成本、技术人才、应用示范等优势,以创新实践助力产业项目落地,通过“区域+产业+创新”的政策迭加,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相关的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等环节,引导优质产业项目向试验区集聚,构建特色产业生态,重点发展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四智”产业,优先布局东川路以北的增量用地,带动周边区域的转型升级,增强创新浓度,提高经济密度。

  按照“智生产、智生活、智生态”的发展理念,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应用综合实践区与城市生活工作深层次地融合,驱动城区智能运行、迭代创新,实现基于AI应用的“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精致化生活”,形成应用示范高地。(中国证券网)

  2019年7月28日,北京,北京大学将“刷脸”系统应用到校园安保系统当中,该系统与其他系统采用的1比1人脸识别技术不同,这套系统采用的是1比N实时人脸识别技术,在全国尚属首例。(环球网)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CRRC地铁列车,面向未来的概念车2019年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2019),新一代地铁列车,面向未来的概念车,实车展区吸引了前来参观和参加高峰论坛专家目光,受到好评。

  新一代地铁列车,2015年,原中国北车集团作为项目组织单位,组织长客股份公司一同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地铁车辆技术探讨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编号2015BAG13B00)。新一代地铁列车是基于现有的技术发展,面向未来的概念产品,列车突破新材料应用技术、轻量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监控一体化工业以太网技术、在途信息智能服务技术、使用了大量的新型乘客信息技术(OLED触屏车窗技术、乘客计数技、,残疾人助听技术、“魔镜”显示技术、光LIFI技术、空气净化技术、百兆移动WIFI技术、多媒体LED显示技术),车上具备低噪音、低能耗、高度人性化、智能化等特征,全方面提升了轨道交通装备的水平及服务品质。(环球网)

  据韩国《》报道,人工智能(AI)面试方式正不断在招聘市场扩散,目前已经有700余家韩国企业采用或试点采用了人工智能面试。业界推测,截至2019年年末,将有1000家以上企业采用这种面试方式。人工智能面试都要准备什么?又是怎么样做的?

  需要一台带有摄像头的电脑和麦克风,通常用笔记本自带的摄像头和带有麦克风的耳机。只要拥有一台笔记本,随时随地都能够直接进行人工智能面试。

  人工智能面试大体由自我介绍、基本提问、潜质分析应变能力考核、期待奖励、能力分析游戏等几个大项组成。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结束后,系统将进入基本提问环节,大约有140道问题,在诸如“忽然出现紧张情绪后可以很快恢复镇定”的问题中,受试者只需要在“非常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之间的6个程度选项中做出选择即可。

  潜质分析和应变能力考核问题属于主观题,应试者需通过你自己的想法回答“在从上司那里得到没有办法接受的工作指示时,你会如何行动”等问题。“期待奖励”则应该要依据给定的场景,选出自己更喜欢的选项。比如在“今天立刻获得500万韩元”和“一个月后多获得100万韩元”中做出选择等。

  人工智能面试和传统性格与职业适合度面试最大的区别之一是,被面试者一定得完成电脑游戏环节。这些是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研发的用来测试应试者能力的电脑游戏。

  游戏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但如果是第一次接触简单的游戏,也有一定可能会遇到难到令人出汗的游戏。

  游戏环节是为了在放松的环境中评估受试者的潜质和能力,人工智能通过搜集受试者在游戏时的表情和行动模式等数据,分析出受试者的潜质与职业适合度。在自我介绍和传统的性格与职业适合度测试中,应试者可以伪装,但在游戏中,应试者很难伪装。

  人工智能负责对整个面试过程进行测评和预测,对被面试者的表情、声音、回答内容做识别,并搜集应试者的游戏数据和反应动作,对测试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然后,人工智能会将应试者的有关数据与目前相关企业中表现优秀的员工接受人工智能面试时生成的数据来进行比较,向企业推荐类似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不直接决定是不是录用。也就是说,人工智能面试结果只是作为决定者的参考资料,并不直接作出决定。

  人工面试的优点有二:一是方便应试者,应试者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随时随地接受面试,企业也可以免除借用场地的困扰,而且也可以立刻拿到评估结果;二是保证公平性,可以从源头上防止主观性评价。

  当然,人工智能面试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去年才刚刚推出测试版本,而且选拔出与优秀员工具有类似潜质的应试者后,相关应试者能否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做出优异表现,这些都要进一步验证。若想更加精确地对受试者做评估,减少错误率,还需要积累更多大数据。企业也考虑到这一些状况,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只是将其用作取代性格与职业适合度测试的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

  当地时间2019年7月29日,英国萨里郡,机器人服务员“特蕾莎”在当地咖啡厅里工作。“特蕾莎”是第6代机器人服务员的代表,几年前在日本首次推出。(环球网)

  英国《自然》杂志31日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由“深度思维”公司研发的一种人工智能(AI)系统实现了对致命疾病的预知——最早可在急性肾损伤发作前48小时就作出预警。该方法或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有病情恶化风险的患者,为早期治疗提供时间窗口。

  医院中约有11%的死亡可归因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治疗病情出现恶化的患者。其中,急性肾损伤是一类可能会致命的疾病,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住院患者会受其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英国伦敦著名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科学家约瑟芬·莱德萨姆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可以评估患者危险因素的深度学习方法。研究团队证实了该方法在预测急性肾损伤方面的适用性。

  研究人员利用在美国医疗体系接受过治疗的逾70万名患者的数据训练了这一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能比标准临床监测方法最早提前48小时准确预测出55.8%的急性肾损伤发作,同时,系统还成功识别出了90.2%的需要透析的严重急性肾损伤患者。这类早期预警,将能让患者在出现不可逆的肾损害前及时获得治疗。

  研究人员指出,现阶段该研究存在部分局限性,譬如,每个阳性预测结果对应两个假阳性预警。不过,这些假阳性预警多半发生在已有慢性肾损伤的患者身上。此外,由于训练AI系统的数据中只有6.38%的女性患者,因此,尚不清楚这一方法在更大群体中的适用性。

  美国斯克利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科学家表示,尽管如此,该研究结果依然为人们揭示了AI系统在预测以及预防住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科技日报 张梦然)

  看到蟑螂“小强”,人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踩上一脚。据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中国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团队联合研发出一种新型柔性“机器小强”,不仅爬行速度快,而且不怕踩。

  “机器小强”的原型高度为3厘米,重量不到0.07克。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其真实结构,其中热塑层夹在钯金电极之间,用黏合剂硅胶黏合在底部的塑料件上。

  在施加60伏特(可低至8伏特)的交流电压时,这个看似一张弯曲的长方形纸条的简易机器装置会快速收缩和伸展,通过前腿撞击地面,最高可以每秒20个自长,也就是8.7厘米的速度移动。

  除了爬得快,“机器小强”还有非常多酷炫技能。用其自重100万倍的负荷踩扁它,它还能继续爬行,不过速度将会减半。即使是爬一个15度角的斜坡,它也能以每秒一个自长的速度攀爬。它甚至还能以六分之一的速度成功运送一颗是其自重6倍的花生。

  研究人员表示,将原型“机器小强”的一条腿换做两条,其爬行速度会更快。“机器小强”的速度和坚固性是目前其他柔性机器人不能够比拟的,未来可在环境探索、结构检查、信息侦察和救灾等场合得到普遍应用。(科技日报 冯卫东)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