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和可穿戴设备至关重要。开发更灵敏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是研究人员的执着追求。研究提出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来制造基于碎片石墨烯气凝胶(FG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海绵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以FGA为导电填料,NaCl颗粒为致孔剂,与PDMS共混,得到具有海绵结构FGA@PDMS复合材料。然后,对复合FGA@PDMS进行FGA浸涂,得到FGA/FGA@PDMS海绵。
最后,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叉指电极作为底电极,完成FGA/FGA@PDMS传感器的制备。根据结果得出,所制备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10 kPa, 2235.84 kPa–1),恢复性好,响应时间更短(约120 ms),在1000次加载和卸载循环下响应稳定。此外,我们还研究了FGA/FGA@PDMS传感器作为可穿戴设备的适用性及其在实际传感中的应用。手臂弯曲、手指、脚底等人体运动检测表明传感器拥有非常良好的检验测试能力。发光二极管串联电路和基于蓝牙的无线压力传感器验证原型系统展示了该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简单有效的策略来制造基于FGA/PDMS海绵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基于FGA/FGA@PDMS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具有低压检测的潜力。针对本文,可优先考虑对压力传感器参数进行逐步优化,以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并为其他海绵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提供优化思路。
2023年4月23日晚,纳芯微(688052.SH)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4.71亿元,同比增速达38.87%。由于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得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度的增加,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有156.65万元,但是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公司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10,000.07万元,同比增长15.98%。
作为一家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公司,纳芯微围绕下游应用场景组织产品研究开发,聚焦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业绩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
2022年,在传感器方面,纳芯微推出了磁传感器产品并实现在客户端的大规模量产,同时公司持续聚焦汽车电子市场应用,在电源管理方向推出了电机驱动、LED驱动供电电源、功率路径保护等多类新产品,因此磁传感器、电源管理等产品慢慢的变成为了公司业务的新引擎。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磁传感器、电源管理中的隔离驱动保持了强劲增长,使公司本季的营业收入整体上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2年,纳芯微的研发人员人数同比增加158人,同比增长94.05%,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58.63万元/人,同比增长22.16%。此外,公司不断引进优秀的研发人才,在成都、北京、天津等多地新建研发办公室,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均建立了深度紧密的合作关系。
快速提升的研发实力使企业能持续推出新产品,不断实现用户的最新需求。在磁传感器方面,纳芯微推出了高精度、具有共模磁场抑制的磁角度传感器,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的方向盘转角、阀门开度检测等场景;推出了集成式电流传感器并规模发货,赢得众多客户认可;推出了车规线性磁传感器并进入试量产阶段,助力客户实现系统功能安全;同时磁开关、磁轮速传感器等方向研发进展顺利。在电源管理方面,公司针对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GaN等各种新型功率器件,陆续推出隔离驱动、非隔离驱动新品系列,助力汽车、泛能源行业客户进行更高效的功率系统设计。
在服务好国内客户的同时,纳芯微格外的重视对海外市场的布局,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2022年,公司开启国际化布局,着力提高海外市场覆盖度,与行业领先客户保持深度合作,通过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支持公司客户满足面向全球市场的需求。目前纳芯微已在日本、韩国、德国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以便向海外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受益于全球化的布局,2022年,公司的海外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保持迅速增加,环比22年Q4增长19.47%,一季度的营收再创新高。纳芯微优异的财务表现为全年的营收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持续不断的增加的研发投入,期待公司在细分产品和下游应用领域继续保持迅速增加,2023年营收迈上新的台阶。
据工信部网站4月24日消息,4月19日至21日,工业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上海调研时表示,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
近年来,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良好发展形态趋势。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环境复杂多变,市场发展不够均衡,产业布局不够优化,智能化竞争加剧,实现高水平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辛国斌强调,做好汽车产业稳定运行、转型升级工作意义重大。下一步,要继续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认真研究制定、适时出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有效政策,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辛国斌还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部际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全局性工作。强化技术创新,支持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研究并尽快明确2023年后车购税减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换电建设、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支持政策。深化国际合作,加快规则对接和认证标准统一,建设海外政策、法规、标准等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将以政策撬动加快推进精密仪器仪表企业向位于高新区的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集聚,借此提升产业链完整度和竞争力,打造北方仪器仪表产业总部基地。
精密仪器仪表产业是青岛面向未来重点布局发展的新兴起的产业之一。4月6日,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揭牌,产业园总占地2903.5亩。根据政策,园区将重点发展工业测控系统与装置、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及核心元器件三大领域,并围绕这三大领域开展延链、补链、强链。
一直以来,青岛高新区格外的重视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引进了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主企业——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克斯康”)。发挥“链主”引领作用,青岛高新区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加大龙头、领军企业的招引,“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仪器仪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核心。
“我们常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那高质量产品如何完成?这需要对制造全过程进行严格精密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一直在改进和完善工艺,包括材料加工工艺、零件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谁的测量数据更精准、更全面,谁的产品质量就更胜一筹。”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主企业、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隋占疆表示。
作为青岛面向未来重点布局发展的新兴起的产业之一,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备受重视。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政策共涵盖十条支持措施。青岛将连续三年由市财政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同时从加速优质项目集聚、支持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企业加强科学技术创新、鼓励产品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
根据政策,新入园的精密仪器仪表企业申请租用研发、办公用房或生产厂房的,可依条件连续获得5年房租补贴。对满足条件的投资企业和项目,竣工投产后按照设备投资的2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园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纳统的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000万元、1亿元、3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不同数额的一次性奖励。对实施技术改造并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按照企业年度设备投资不超过16%的比例给予奖补……
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的揭牌为青岛高新区打造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政策的出台则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产业园揭牌当天,朗森精密仪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伟隆智能阀门制造等6个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项目签署合作协议,至此,青岛高新区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初具规模,集聚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仪器制造商海克斯康,国内单相电能表产量最高的生产企业鼎信通讯,微电机检测系统连续5年国内排名第一的艾普智能……
作为青岛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链主企业,海克斯康在精密计量领域拥有200多年的丰富经验,拥有全球测量精度最高、测量范围最大和产品线最广的计量产品和方案,在工业传感器领域和工业软件领域拥有14项全球首创产品,8项“世界之最”测量技术。
青岛艾普智能仪器有限公司先后攻克线圈单点破损检验测试、线圈搭线/垂线检测等行业难题,采用全新的快速无损技术替代了传统的耗时有损质量控制方式,创新性地将原先只能在实验室才能开展的质量检验方式引入到生产线中,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减少相关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品质量。
青岛汉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通用测试测量领域仪器的研发生产,先后推出了手持频谱分析仪、数字示波器、任意信号发生器、程控电源、汽车诊断仪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设备。其生产的示波器突破壁垒,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企业做大做强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未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以服务公司发展为抓手,推进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仪器仪表行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行业规模逐步扩大。依据市场调研在线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策略规划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总产值达到了3.1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8.3%,比2015年增长了59.3%,表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企业规模以上产值占比超过90%,表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销售额也在一直增长。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总销售额达到2.47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7.7%,比2015年增长了51.9%,表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需求正在慢慢地加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技术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2018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技术水平比2015年提高了30.7%,表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锚定精密仪器仪表赛道,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的揭牌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彰显了青岛市和青岛高新区发展精密仪器仪表产业的决心和力度。根据规划,到2028年,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目标营收规模突破300亿元,“四上”及高新技术公司数达到18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达到20个以上,上市企业达到8家以上。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打造一批供应链稳定、要素链完备、创新链活跃、“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塑造“青岛制造”新优势。
疫情褪去、经济回暖,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歌尔股份,002241.SZ)业绩如何?
近日,歌尔股份接连披露2022年财报和2023年一季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4.10%、19.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59.08%和88.22%。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1月,歌尔股份曾收到来自境外某大客户对公司一款产品的停产通知。市场普遍分析认为,该事项对公司之后的生产经营会形成一定挑战。
对此,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前述事项,主要与公司某一款智能声学整机新产品项目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出现波动有关。在该事项发生后,公司管理团队积极应对,与客户密切沟通并推动后续解决。
对于未来发展,歌尔股份方面始终持积极乐观态度。一方面,该公司坚信上述偶发事件不会削弱公司核心竞争力,亦不会改变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大趋势。另一方面,该公司认为,虽然全球宏观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仍存在,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但公司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硬件业务仍有继续成长的机会。
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公司将坚持“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产品战略,把握传密光学器件和模组、传感器、微系统模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领域内的新产品机会,以及关注和跟进在汽车电子、微显示等领域内的新业务方向和机会。
歌尔股份主营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三类业务,主要服务于全球科学技术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客户,为客户提供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硬件的垂直整合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服务。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或是由于上述业务特性,歌尔股份对于所服务的部分大客户具有一定依赖性。以近几年数据为例,该公司来源于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占当期总销售金额的比重,从2019年69.26%一路攀升至2022年87.91%。且该公司第一大客户长期贡献四成以上销售额。
去年11月,歌尔股份被境外大客户通知暂停生产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彼时,关于这一大客户的身份,大部分猜疑声音均指向“苹果”,由此引发的各种猜测或也对该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挑战。
对此,歌尔股份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称,“前述事项,主要与公司某一款智能声学整机新产品项目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出现波动有关。在该事项发生后,公司管理团队积极应对,与客户密切沟通并推动后续解决。稳定改善客户关系,保障别的业务合作正常开展,公司增加计提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从而导致2022年度净利润出现下滑。”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2022年受欧美宏观环境经济下滑、通货膨胀、消费不振等影响,整个A股市场呈疲软态势。同时,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全球经济下行与消费者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下更换周期拉长,也影响了整个电子消费行业业绩。但公司坚信,此次偶发事件不会削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会动摇公司的业务基础,不会改变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大趋势。
物联网(IoT)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慢慢的变多,近年来针对这些设备的网络攻击有所增加,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漏洞。
造成这一增长的一个因素是大流行期间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各个部门发生的快速数字化转型。这种由业务连续性需求驱动的转型通常在没有适当考虑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发生,从而留下漏洞。
网络犯罪分子意识到,物联网设备是网络中最脆弱的部分之一,大多数设备都没有正真获得适当的保护或管理。对于相机和打印机等物联网设备,其漏洞和其他此类未受管理的设备可能允许直接访问和严重侵犯隐私,使攻击者能够在企业网络中初步立足,然后在被破坏的网络内部传播。
在2023年的前两个月,几乎每周,平均有54%的组织成为这些攻击的目标,平均每个组织每周遭受近60次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比2022年高出41%,是两年前攻击数量的三倍多。这些受到攻击的物联网设备包括各种常见的物联网设备,如路由器、IP摄像机、DVR(数字视频录像机)、NVR(网络视频录像机)、打印机等。音箱和IP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在远程工作和学习环境中慢慢的变普遍,为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切入点。
这一趋势在所有地区和部门都可以观察到。欧洲是目前遭受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最多的地区,平均每个组织每周遭受近70起此类攻击,其次是亚太地区64起,拉丁美洲48起,北美37起(自2022年以来增幅最大,为58%),非洲每个组织每周遭受34次物联网网络攻击。
教育和研究部门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攻击激增,每个组织每周遭受131次攻击,是全球中等水准的两倍多,比去年增长了34%,令人震惊。别的行业的攻击也在激增,与2022年相比,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一家全球领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此前的报告数据显示,由于学校网络上存储了大量个人数据,黑客更喜欢将学校作为“软目标”,从而使学生和学校都容易受到攻击。向远程学习的转变极大地扩大了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面,因为将大量不安全的物联网设备引入学校网络使黑客更容易破坏这些系统。此外,学校缺乏对强大的网络安全预防和防御技术的投资,这使得网络犯罪分子更容易进行网络钓鱼攻击和部署勒索软件。
虽然物联网漏洞利用的威胁环境包含数百个漏洞,但在针对企业网络的扫描和攻击尝试中,有些漏洞比其他漏洞更广泛。根据CheckPoint SoftwareTechnologies Ltd.的数据,以下是自2023年初以来发现的五大漏洞:1、MVPower DVR远程代码执行,该漏洞平均每周影响49%的组织;2、Dasan GPON路由器身份验证绕过,每周影响38%的组织;3、Netgear DGN命令注入,每周影响33%的组织;4、D-Link多个产品远程代码执行,每周影响23%的组织;5、D-Link DSL-2750B远程命令执行,每周影响14%的组织。
命令注入是物联网设备中一个重要且经常被利用的漏洞。攻击者可通过易受攻击的应用的特权,向程序中注入命令。物联网设备的广泛采用使得这类漏洞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主要目标。
漏洞扫描器大范围的使用在识别和利用Web应用和API中的弱点。虽然这些工具具有合法用途,但攻击者也可能将其用于恶意目的。两个日益流行的工具包括带外安全测试(OAST)和“Interact.sh”。
扫描技术能作为一种过滤工具来确定潜在的受害者。当攻击复杂性较低时,扫描已成为攻击者首选的初始步骤。这样的一个过程需要向一大群人发送一个简单的有效载荷,易受攻击的目标会响应初始请求,确认其脆弱性。这种方法属于主动扫描,是企业斜接矩阵的第一步——网络犯罪分子使用的攻击策略和技术的分层框架。
扫描使攻击者能够验证其目标的漏洞,并确保只有其收到实际的恶意负载。研究根据结果得出,在为期一周的测试期间,至少有3%的网络受到这种扫描方法的影响。在物联网设备上用这种攻击方法的主要漏洞包括Netgear DGN命令注入、Netgear R7000和R6400 cgi-bin命令注入、FLIRAX8热像仪命令注入,以及多个物联网命令注入。
随着组织在日常运营中越来越依赖物联网设备,一定要保持警惕,并积极主动地保护这些设备。能采用一些措施来提高物联网安全性,包括从信誉良好的品牌购买物联网设备,第一先考虑安全性;在设备内部实施安全措施,然后再投放市场;实施密码复杂性策略,并在适用时使用多重身份验证(MFA);确保连接的设备更新为最新的软件,并保持良好的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对连接资产实施零信任网络访问配置文件;以及尽可能分离IT和物联网网络。
随着技术的慢慢的提升,网络攻击的复杂性和频率也在逐步的提升。通过实施强大的安全措施,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最新的威胁和最佳实践,组织能更好地保护自身及其物联网设备免受网络犯罪分子的侵害。
)、MXenes等。由于二维材料具备纳米尺寸的层状结构、优异的半导体性能、大比表面积,因此,在气体
领域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针对二维气敏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气体
领域具有其它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针对二维气敏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在气体
】 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智能电子时代,对具有可靠机械性能和高响应灵敏度的可压缩多功能碳气
【国产FPGA+OMAPL138开发板体验】(原创)5.FPGA的AI加速源代码
【米尔-全志T113-i开发板试用】JPG硬件编码的实现、YUV转换neon加速和对比测试
【先楫HPM5361EVK开发板试用体验】(原创)6.手把手实战红外线传感器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