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 ”开始 实现“0”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4-02-14 作者: 导电黑粒

  斑马鱼,因全身布满多条蓝色条纹似斑马而得名。这种并不起眼的生物,却是撬动许多学科发展的基础:其基因和人类相似度达到87%,大范围的应用在生命科学、健康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中,与线虫、果蝇、小鼠并称四大模式动物。

  从2013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孟安明的号召下,国内30多家实验室先后加入到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联盟。经过6年协作攻关,科学家针对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的1333个基因进行系统性基因敲除,成功敲除了其中1029个基因,实现了中国斑马鱼资源库“从0到1”的突破,也为相关学科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十三五”科学技术创新成就展上,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牵头完成的这一成果“建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入选基础研究展区,出现在生物科学技术相关成果的第一块展板上。

  与小白鼠相比,斑马鱼的繁殖力强、发育迅速、胚胎透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等生物学特征,更加便于科学研究。但在2012年之前,国内对斑马鱼的研究却非常“小众”,只有少数实验室在开展相关研究。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欧洲都建成了斑马鱼资源中心,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地区也都建有斑马鱼库。此前,欧美国家发起过几次“从表型到基因型”的正向遗传学突变体库构建和筛选计划,但这些突变体全部保藏在国外,中国科研人员很难获取,加之知识产权等原因,转化研究更加受限。

  “没有斑马鱼研究作为基础,很多学科的基础研究也很难开展。”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孙永华介绍,开展斑马鱼的研究是许多“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 因此,建立自己的斑马鱼资源库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斑马鱼突变体库尤为迫切。

  国家层面也意识到斑马鱼研究的重要性,2012年10月,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在中科院水生所成立,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内收集、创制、整理、保藏和分享斑马鱼研究资源。

  然而设立中心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大规模创制和收集斑马鱼品系资源才是最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几个月后,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系统问世,让中国斑马鱼研究人员看到了曙光。“那时,基因剪刀技术刚刚被证实有效,大家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技术能够非常高效地定制我们所需要的斑马鱼品系。”孙永华回忆道。

  2013年2月,CRISPR/Cas9技术被成功应用于斑马鱼。在朱作言院士、孟安明院士的召集下,来自中科院水生所、清华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等24家机构的30多名学者迅速集结,组成了“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联盟(ZAKOC)”,开启了“从基因型到表型”的斑马鱼大规模反向遗传学筛选研究。

  “当时大家已经意识到,斑马鱼是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材料。只有中国积累起足够的实力,才能去谈国际合作问题。只跟在别人后面做,必定要受制于人。”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博是该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她表示,尽管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意识到其中的战略意义,国内斑马鱼界的力量很快以中科院水生所为中心集结起来。

  “中国人喜欢从1开始,大家也一致认为要从斑马鱼的1号染色体开始敲。”孙永华表示,斑马鱼有25条染色体,其中1号染色体有1300多条基因,基因数量是25条染色体的平均数,作为样本非常合适。

  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模式动物,斑马鱼的基因敲除技术在当时仍不成熟,极大地限制了其基因功能研究。

  “最大的挑战在于没有前人做过,这是基因剪刀技术出现后,首次在脊椎动物上大规模应用,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啥,只能见招拆招。”中科院水生所高级工程师潘鲁湲2014年加入项目,在她看来,正是大家丝毫没有保留的互相帮助,才能不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据介绍,先后有30多家实验室参与项目,实验室间的完成度也难免会有差异。“遇到困难,大家首先想的总是怎么配合处理问题。”孙永华表示,经常是某一家遇到瓶颈敲不动了,其他实验室就主动领回来接着敲。

  每隔一段时间,所有参与计划的科研人员还会相互邀约,举行项目协调会,了解彼此进展,及时作出调整研究方案和策略。“协作精神是这支队伍最大的特点。院士作为领衔科学家把控方向,各实验室开展工作也能劲往一处使。”孙永华说。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发的科研联合攻关团队,这项工作并没有专项经费支持。鱼要吃饭,人也要吃饭,实验室也要运转,都是最现实的问题。绝大部分时候,能采取的方法只有一种:省吃俭用,自筹经费。

  “支撑大家坚持到底的,是作为中国科学家的责任感。”张博坦言,仅她所在的实验室,前后就有二三十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大部分人都是幕后英雄,尤其是研究生们。“但通过参与这项研究,让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员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是我们的生力军。”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孙永华表示,科学探索本就充满不确定性,但通过这项研究计划,凝聚、锻炼了一支科研队伍,“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经过6年多的研究,前后四五百人的付出,中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技术,针对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的1333个基因进行系统性基因敲除,成功敲除了其中1029个基因,获得针对636个基因的1039个可传代的突变型,首次实现了脊椎动物整条染色体的系统性基因敲除。

  所有突变品系和遗传信息全部通过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对学术界公开。不仅引领了国际斑马鱼表型组研究,而且诞生了我国首个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中国的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也被公认为国际三大斑马鱼资源库之一。

  “从被哺乳到反哺,话语权就不一样了。”张博表示,回头看过去几年的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伴随着这一计划,中国的斑马鱼学界不但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更搭建起一个平台,吸引众多海外青年学者回国建设实验室。据统计,2020年,我国的斑马鱼研究产出的全球占比已超过29%,成为全世界产出体量第一的国家。

  “协作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原因,几十家实验室共同协作完成这样一项工作,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不多见的。”对于潘鲁湲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最直观的工作体验是从北京到广州、从上海到成都,把分散在全国的斑马鱼品系收集起来,然后整理归类。

  而作为牵头单位,中科院水生所也通过这一计划,建立起了斑马鱼品系保藏体系,并整合出一套工作流程,还锻炼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富有经验的团队。“斑马鱼1号染色体敲除计划是一个开始,帮我们理清了收集、验证、保藏等等流程,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斑马鱼反向遗传学筛选计划奠定基础。”孙永华说。

  “通过这项自发性协作研究的开展,以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计划为源头,团结和凝聚了中国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开展研究的群体,进一步促进了以斑马鱼为对象在发育、代谢、毒理等基础研究,以及其在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研发、水产育种、水环境效应评价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以该团队为核心,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斑马鱼发育与代谢突变体库的系统创制项目,并在相关产业应用中正展现出良好的潜质。”中科院水生所所长殷战表示。

  如今,正如中国的斑马鱼领域的科研工作一样,中国的科研能力逐渐由并跑迈向领跑阶段,更需要能动性地发挥出建制化、大团队协同作战优势,聚焦基础领域,开展全链条、跨部门协同攻关,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友情链接 :